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时,突出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从共同特征、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总体目标、战略安排、重大原则等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思想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要论述一脉相承、高度一致,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命题,集中反映了我们党一百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探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发展到新境界,标志着我们党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践行崇高历史使命、推进伟大奋斗目标实现了新超越。报告必将成为新时代汇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标定和根本指引。从历史、时代和全局高度更好地领会中国式现代化,应重点聚焦以下关键维度:
坚持党的领导 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突出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百年发展史反复证明:党的全面领导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之根本依靠,是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之根本依托,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久久为功、持续推进、行稳致远之根本保证。
回顾党的百年华彩篇章,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带领人民对现代化建设进行的艰辛探索到提出“四个现代化”再到改革开放提出“三步走”战略,从进入新世纪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再到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引领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形成了中华民族复兴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从根本上讲,这一切都是靠党的坚强领导开辟的、造就的、保证的,党的坚强领导是党的事业无往不胜的先决条件、根本前提、可靠基础、支撑保证和力量源泉。放眼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没有哪一种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深刻地、历史性地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这也决定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更有信心和底气,更能实现中华民族无比光明的发展前景。
中国式现代化承载着党的初心使命,彰显着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体现着党的强大领导力量。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在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然会承受许多其他国家不曾遇到的压力和严峻挑战。面对正在加速演进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面对前进道路上前所未有的各种风险挑战,面对推进现代化这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面对现代化这一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宏阔浩大的系统工程,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更加现实而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惟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为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严峻挑战、发展“陷阱”嵌入“定海神针”,领导我们不断克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逆流等多重考验叠加的重大影响,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方向不偏、力度不减、势头不弱,永葆强大生机活力,胜利抵达光明彼岸,奋力谱写崭新篇章。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必须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体现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各领域,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群众优势转化为推进现代化的强大胜势。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把捍卫“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这一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贯彻执行到位。坚持精准施策、全面发力、强力督导,确保党中央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地落实,推动各级党组织、各个部门、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尽忠职守、知重负重、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坚决把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版图。
实现共同富裕 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其中,人口众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实现共同富裕是党的崇高使命、全体人民深切期盼、民族复兴终极追求的凝聚体现,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以人民为中心、以为民造福为己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的人民观发展观现代化观的集中承载。我们党所强调的富裕突出了“全体”“共同”两个关键词,揭示了党所追求的富裕是惠及亿万人民的共富特性,这是基于我国人口规模巨大的实际提出来的,体现了党的奋斗追求、目标任务、价值理念的一致性,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共同期盼、共同愿望的趋同性,体现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一体性,必将成为引领人民追求幸福、依靠人民共创幸福、实现人民共享幸福的伟大动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迈向新的历史高度。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依靠人民,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党始终不变的初心;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共同富裕的期盼、对实现现代化的渴望,是党始终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追寻党团结带领人民100多年坚定奋斗的历史印迹,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始终饱含着对共同富裕的不竭追求,始终扛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大旗;始终保持不怕强敌敢牺牲、不惧风险敢斗争、不畏挑战敢胜利的钢铁品格;始终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至上的宗旨初心;始终保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勇气概。这一百多年间,在党的一切伟大探索实践、一切伟大奋斗牺牲、一切伟大创新创造成果中,推进共同富裕是贯穿其中最鲜亮的红线,并以此汇聚起全体人民的磅礴伟力,让我们这个百年大党在神奇巨变中绽放出耀眼光芒,让中华民族的荣光与梦想如此举世瞩目。
实现共同富裕始终深植于党的100多年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持续点燃着推进党的伟大事业的精神灯塔,持续激励着我们党向人民交出一份份优异答卷,持续实现着历史的超越。现在,我们党正团结带领全体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继续朝着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踔厉进发。前景光明辽阔,但前路不会平坦,任重而道远。往回看,我们取得的成就前所未有,但辉煌属于历史;往前看,我们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越是接近目标越是要面对更多风险挑战甚至惊涛骇浪。越是这样,越需要我们以知难而进的锐气、以永续奋斗的定气、以逢山开道的浩气,不断战胜一切风险挑战;越是这样,越需要我们立牢忠诚之志、坚守奉献之心、强固发奋之力,更加脚踏实地深耕现代化事业;越是这样,越需要我们始终保持不忘来时光明路、锚定当下奋进路、开创未来锦绣路,共同书写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华章。
促进协调发展 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要旨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一重大战略判断与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倡导的“五大发展理念”高度一致,特别是对如何处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人与自然、和平与发展三个重大关系加以突出强调,延伸理解其中的政治蕴含,贯穿的就是协调发展的思想精髓,这是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内不同地区在生态环境、人口数量、资源蕴藏、自然禀赋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历史经验一再表明,发展不协调是推进现代化发展的最大梗阻和隐患。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为打破计划经济时代的桎梏,针对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的特征,走出了一条非均衡发展之路,即鼓励一部分人和地区依托优势资源、要素和政策等率先发展,示范带动落后地区协同发展。这种非均衡发展模式在特殊历史时期对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所引发的不协调不平衡问题对现代化建设带来不利影响。这也深刻启迪警示我们,推进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至关重要的是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弥补禀赋差异相协调,构建创新平台和打造新增长极相协调,健全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和促进产业协同相协调,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协调发展。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齐飞的现代化思想,着力推动“两个文明”齐抓共进、同向发力,推动实现分工更加合理、关系更加协调、发展更加有序,推动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向广度深度拓展,不断厚植更为广泛、更为深厚、更为强大的民族自信,不断焕发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发展力量,在打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一体发展格局中更好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的向往,激发全社会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空前浩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开创新时代现代化的新局面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思想,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环境建设上升到事关党的使命宗旨政治高度,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发展绿色经济来抢占发展制高点,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来增强发展内驱力,抓住产业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这一关键、绿色发展这一中枢,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先立后破,引导全体人民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像对待生命一样爱护环境,坚决打赢保护生态环境攻坚战,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以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铺就现代化的康庄大道。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思想,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牵引载体,以坚持对外开放为基本国策,以共建“一带一路”为战略支点,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强大引擎,在广泛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中打造国际合作的新平台,推进建设更加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加快推进经济全球化,引导当今世界朝着更加开放、包容、平衡、共赢、普惠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共同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世界不竭奋斗,不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以提高中国的现代化水平带动促进世界各经济体共同发展繁荣。
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党基于实践探索和经验教训形成的现代化建设基本范式,要求我们基于对新发展阶段的新判断、新发展特征的新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新引领、新发展格局的新构建,在推进现代化新征程上,坚持质量立魂、追求卓越,坚持内涵立根、强健内功,坚持潜能立基、储足量能,统筹创新与发展、生态与发展、协调与发展、开放与发展、安全与发展等关键要素,加强各领域在短、中、长期发展目标上的协调衔接,不断打通前进道路的瓶颈梗阻,推动我国发展不断迈上新水平、达到新高度、跃入新境界。
实现伟大复兴 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终极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基于我们党的中心任务,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理性结论,深刻揭示出现代化与民族复兴交相辉映、互动共促的内在关联,充分体现出目标与路径、追求与使命高度统一于党的伟大事业的本质逻辑。
这一真理性结论充分彰显出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生动诠释了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思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定力,深刻折射出我们党过去能够成功、未来继续成功的必然趋势,为我们敏锐洞察复兴大势、加速现代化进程,确保“中华复兴”号势如破竹、永立潮头、牢牢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为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引和思想武器。
这一真理性结论科学地回答了推进民族复兴“从哪里出发”“向哪里发力”“迈向哪里去”的重大问题,标定了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发展、通向复兴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一经选择,必然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支持,没有任何势力、任何组织能够阻挡中华民族的复兴步伐;这条道路一经铺展,必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引领力,创造出中国特色现代化新范式和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条道路一经开启,必然拥有赢得民心、凝聚人心的强大道义力量、精神力量、奋斗力量,持续焕发出全社会奋发向上的精气神,不断固牢党的执政基础。
现代化一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最强劲的历史脉动,党的事业始终是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前进的。在新中国70多年现代化进程中,以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的“四个现代化”目标、改革开放时期的“三步走”战略和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为历史标志,以解放发展生产力、深化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为根本动力,以追赶型、赶超型为推进模式,从时间、任务、目标等诸多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战略规划,形成一代代中华儿女推进伟大复兴的历史接力,干成了从救国、兴国再到强国的一系列大事,创造了“革命奇迹”和“发展奇迹”,成为人类迄今为止最伟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造就了民族复兴大势,铸就了现代化的一座座历史丰碑,为中华民族开创无比崭新光明前景提供了全新选择。
奋进号角已吹响、崭新征途已开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部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时,突出强调“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这是党在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再出发,是实现中国共产党远大理想的再推进,也是凝聚全党决心意志、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崭新前景的再远航。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欲铸就汇聚民族复兴伟力现代化的新丰碑,需要引导全体人民把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念兹在兹的奋斗目标,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英雄气概,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拿出增强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勇气、智慧和能力,依靠顽强斗争打拼出事业发展新天地。新征程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唯一正确的道路,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